江苏某市电力系统作为区域能源供应的核心基础设施,承担着电力调度、输配电网监控、用户服务管理等关键职能。随着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该系统高度依赖信息化平台进行实时数据采集、分析和控制。为满足《网络安全法》和《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》的相关规定,该系统需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,以强化其对高级别网络威胁的防御能力,保障电力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。
电力系统
三级
江苏省某市
电力系统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和民生保障。近年来,国内外针对能源系统的网络攻击事件频发,如数据窃取、勒索软件和协同攻击等,使得电力系统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。该市电力系统虽已具备基础安全措施,但在三级等保要求下,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:
网络边界防护能力不足,缺乏对高级持续性威胁(APT)的检测和响应机制;
业务系统(如调度自动化、配电管理系统)的漏洞未全面修复,安全基线配置不统一;
敏感数据(如电网运行数据、用户信息)的加密和审计措施不完善;
安全管理制度缺乏体系化设计,应急响应流程未经过实战化验证;
运维团队专业性不足,且预算有限,需兼顾成本与安全效能。
电力系统网络结构复杂,涉及生产控制区、管理信息区等多域环境,传统安全设备无法有效应对跨域渗透和定向攻击。
核心业务系统(如SCADA、EMS)存在未修补漏洞,安全配置策略未覆盖所有主机和应用,易被利用导致停运或数据篡改。
调度指令、用户用电数据等敏感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未全面加密,访问审计日志未集中管理,难以满足三级等保的数据安全要求。
现有安全制度缺乏系统性,应急演练频次不足;运维人员多专注于业务保障,安全监控和事件处置效率较低。
公共事业部门预算紧缩,需在有限投入下实现三级等保的全项合规,并避免影响现有业务连续性。
依托创云一站式等保服务的专业能力,为该电力系统定制了覆盖技术、管理、运维的完整解决方案:
通过自动化评估工具+人工审计,对网络架构、业务系统、数据流进行全面差距分析,明确193项三级等保要求中的未合规点。
结合电力行业特点,设计"分层防御、集中管控"的技术方案:网络层部署华为乾坤®安全云服务集群,实现边界防火墙、入侵防御(IPS)、抗DDoS、VPN加密通信的一体化防护,并通过云化统一管理平台实现策略下发和日志聚合;业务层对SCADA、配电管理系统进行白名单加固、漏洞修复和代码安全检测,引入微隔离技术限制横向访问;数据层采用国密算法对关键数据加密传输和存储,部署数据库审计系统监控所有敏感操作。
边界防护:通过华为乾坤®安全云服务重构网络边界,在不改变现有拓扑的前提下,实现生产网与管理网的逻辑隔离和策略精细化管控。
主机与应用加固:对全部服务器和工控终端部署轻量级Agent,统一执行漏洞扫描、基线合规检查及恶意代码防护,并通过云管平台集中运维。
数据安全:在调度指令传输通道启用SSL加密,数据库层面部署透明加密与脱敏模块,同时建设日志审计中心,满足等保对审计记录的12个月留存要求。
制度设计:协助客户制定《安全管理制度汇编》《应急预案手册》等23份文档,明确安全岗位责任、漏洞响应流程和攻防演练机制。
运维赋能:通过乾坤云服务提供7×24小时安全监控和威胁情报推送,并为客户培训兼职安全员,掌握基础事件处置和平台操作技能。
成本优化:采用云化服务模式(SaaS化安全能力),避免硬件重复投资,降低后期维护成本,整体费用较传统方案节约30%。
在3个月内完成全部整改建设,首次测评即通过,取得备案证明(编号:苏等保2023XXXX),成为省内电力系统等保建设标杆案例。
网络层实现100%流量检测与策略闭环,拦截恶意攻击尝试1.2万+次/月;业务系统漏洞修复率达98%,核心应用实现零漏洞运行;数据泄露风险降低90%,审计日志覆盖全部关键操作。
建立标准化安全管理制度体系,应急响应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;通过自动化运维工具减少70%人工操作,兼职团队可独立处理80%常规安全事件。
项目总投入控制在预算范围内,且云服务模式使年均运维成本降低40%;所有防护措施均对业务零干扰,电力调度和用户服务系统未发生任何中断。